2011年9月26日 星期一

天才,哪裡去了?

「天才」的看法走在時代前端,得到別人兩極化的評論、背負著超高標準的期待、徘迴在過度自信與不被了解的路口,渴望在平凡中再度尋回自我。

公司有個讀書會,每個月共讀 一本好書,老闆不但親自參加、還開放自己的家、請管家下廚備餐、讓我們吃飽後一起討論/分享心得。不過,這麼好的機會還是要四處鼓吹同事,才有人參加,我就是那個義務鼓吹的人,這個月我們要一起欣賞一片 DVD---「音樂人生KJ」,我寫了一篇推薦文寄給全公司同事,也放上這裡,推薦一下。

現在的社會,每個人都擁有某些才能,不管是工作訓練後的專業表現、或是對於興趣的持久追求、甚至是對於日常生活的美學堅持.........,這些才能(或是技能)讓我們能夠貢獻社會,取得回饋,社會化的過程讓我們得到別人的認同與自我的肯定,讓我們得以安身立命、安全的生存。

然而,「天才」似乎不是這樣,「天才」的看法走在前端,得到別人兩極化的評論、背負著超高標準的期待、徘迴在過度自信與不被了解的路口,渴望在平凡中再度尋回自我。

紀錄片「音樂人生KJ」裡面的少年黃家正,11歲拿下香港鋼琴比賽大獎,遠赴捷克與大型交響樂團合奏錄音,談吐神情及演奏表現裡,處處散發著天才般的魅力,對於音樂的看法甚至凌駕在專業音樂家之上,毫不保留情面的直接批判,為著說出他對生命的看法,童稚的面孔在鏡頭前嚎啕大哭..........,少年,你真的了解這一切嗎?紀錄片裡完全的錄下這一切。

六年後,17歲黃家正已是風度翩翩的美少年,卻是同儕之間的傲慢者,當他成為學校的台柱(或是比賽明星)之後,強勢的帶領學校樂團,用他對音樂的看法,一步步突破音樂比賽的限制,當同學享受著冠軍的榮譽激情之時,他卻冷淡的站在一旁,他知道,自始至終,他從來不把冠軍放在眼裡,他要的是對音樂的看法,去他的冠軍!

紀錄片鏡頭裡的17歲少年,近乎傲慢的說著他人的不是,毫不保留的讚賞自己,卻語帶保留的談著自己的家庭,尤其是四處帶他比賽、期待他得更多大獎、花大錢造就他的醫生父親,也輕描淡寫的帶過因為父親外遇而離開他的母親。

「你知道嗎?我母親是因為這樣離開我們。」少年的心,外表剛強,其實應該是脆弱的。紀錄片裡的全家晚餐,是一盒一盒外帶的食物,醫生父親問候著三個兄弟姊妹的功課與音樂演出,狹小的餐廳旁邊擺著鋼琴,沒有笑話及深刻的親子交談,餐後收拾起一大包垃圾。

或許,透過剪接的手法,紀錄片傳達了導演某些定見,與刻意保留的思考空間,但是,不能否認的,透過11歲與17歲兩段精采的音樂紀錄,清楚的描繪出一個眾人眼中的「天才少年」,他的自負與哀愁。

我羨慕「天才」,卻也同情「天才」,天才的哀愁讓我們更加珍惜平凡的真實與可貴。讓我們一起觀賞這部獲獎無數的紀錄片(榮獲金馬獎最佳紀錄片、最佳剪接、最佳音效,香港電影評論學會最佳電影大獎,香港金像獎最佳新導演),見識天才,體驗音樂。

2 則留言:

Related Posts Plugin for WordPress, Blogg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