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04/12 )
記憶中的許多想法,如果不去實現,經過時間慢慢的沖刷,有一天就會變成乾枯的河流,在心中幾乎完全消逝;在我的檔案夾裏,就有這樣的一連串檔案,記錄著一個幾乎被我遺忘的想法,它---是有關一條河流的故事。
1996年,我在某家大型建築師事務所擔任景觀設計師,也重拾寫作的業餘興趣,發表了第一篇長篇小說,因此吸引了其他出版社與我合作的興趣,他們希望藉由我的專業背景,提出比較不同的企劃案,於是我開始思考跟景觀設計師有關的題材。
1996年4月,我被一支電視廣告吸引了,是支咖啡廣告,廣告手法繼承了這個品牌的既有風格,總在音樂與影像的起承轉合之中,最後帶出咖啡的名字,但最令我注意的是,整支廣告在景致優美的宜蘭羅東運動公園內拍攝,公園中細緻的設計呈現於畫面裡,於是我有了構想。
在當時,宜蘭羅東運動公園還不是很有名氣,但是若提起同一個設計單位的作品----宜蘭冬山河,就幾乎無人不知,但是大部分人都不知道冬山河的設計過程。冬山河主要是由留日的台籍設計 師郭中端 老師,及其日本設計團隊---象集團所共同設計,所有的過程聽說經歷了千辛萬苦,這種千辛萬苦對身為景觀設計師的我而言都還是謠傳,不過真實度應該蠻高的,但是對一個寫作題材而言,光是去探討過異國戀情( 郭 老師與他日本老公,也是設計師,人稱憲二老師),女性設計師的心路歷程,各種類似八卦與真實的結合,我就覺得很過癮,更別談還可以激勵人心,我直覺認為會是一個好題材。
賴 小姐是某出版社的年輕編輯,熱誠有活力,經過初步溝通,我提出了企劃構想,以宜蘭冬山河設計過程為主軸的故事, 賴 小姐非常喜歡這個題材,興奮的帶著構想回公司。
河流檔案之一:企劃構想
● 我有一個企劃案
景觀設計是新興的行業,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為近年來少數兼重設計構想與施工品質的景觀公共工程,但大部分的人皆不知其艱辛的設計施工過程。
本人為一專業景觀設計師,業餘從事小說創作。以設計師的眼光看冬山河,她是台灣惡劣公共工程環境中的一朵蓮花;以創作者的眼光看冬山河,她可以是一為台籍日本設計師的心路歷程。在重視生活環境的今日社會,我認為「冬山河」是一個值得嘗試的寫作報導題材,尤其最近各式傳記類非文學作品在市場上大出鋒頭,可惜全出自外國人之手,對於台灣這塊土地反而較缺乏兼具「專業性」及「大眾化」的作品,雖然出版業在去年名列十大不景氣行業之一,但我相信只要找對了方向,選擇一個「吃力但討好」的題材,必可在市場上創造佳績。
● 創造出版的機會與管道
貴出版社為國內備受矚目的出版單位,「訴求對象」與「企劃內容」均有遠大的抱負,基於這種理念,我提出了這個企劃構想,只是一種毛遂自薦的方式,我期待與貴社合作這本書。這是一個多元化的時代,每一個都可能是我的機會。
● 期待一個不同感受的合作機會
事實上,對於有著正當職業與固定收入的我而言,寫作對我只是副業,如果這一次能將「景觀設計師」與「文字創作者」兩種身分結合,以專業的眼光及文字創作的方式報導冬山河親水公園之景觀設計過程,對我將是一件相當有意義的工作。
順頌時棋!1996.5.20
很快的, 賴 小姐就與我聯絡,出版社對我這個題材很有興趣,但還要與我進一步溝通,於是一不做二不休,我就開始寫企劃案,竟然在八字都還沒有一撇的情況之下,我竟然把所有的大綱與章節都訂了,真是天才(還是白癡?)
河流檔案之二:企劃案「沙洲上的腳印--冬山河親水公園的故事」
緣起:
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為近年來少數兼重設計構想與施工品質的景觀公共工程,但大部分的人皆不知其艱辛的設計施工過程。以專業的眼光報導冬山河親水公園之景觀設計過程易於流於枯燥難懂,所以,兼具「專業性」及「大眾化」的報導方式將會是本書的寫作原則,企圖在重視生活環境的今日社會,提供讀者一個好看又具勵志意義的故事。
內容大綱:
(一)整篇報導將以冬山河的設計單位--日本象集團中的台籍景觀設計 師郭中端 女士為主幹,拉出一條故事的主軸。
(二)故事主軸與專業設計過程結合,使專業的流程隨劇情忠實呈現,每一章皆以一位Key Person為起頭,以其眼光敘述他與冬山河的關係。其章節與大綱目前暫定如下:
第一章 櫻花盛開時:
以郭設計師的丈夫,象集團中一位日本設計師開始,描述當年留日的郭中端,接著轉入本文,裊裊述說著一段異國之戀如櫻花般盛開;台籍女子郭中端至日本留學,研讀景觀設計,畢業後進入象集團,與日本設計師戀愛結婚,人生的旅程是如此順利;但是,夢想總回歸於大地,多年後,郭中端與象集團來到了台灣宜蘭,接下了冬山河親水公園。
第二章 河流的呼喚:
郭中端與宜蘭冬山河之因緣際會;宜蘭縣政府排除了台灣公共工程的陋習,大膽起用來自日本的象集團規劃設計冬山河親水公園。象集團整個設計群長住宜蘭,企圖從在地的生活中,找尋如河面閃光般的宜蘭風情。
第三章 美麗新世界:
郭中端與象集團對於宜蘭冬山河親水公園的規劃理念;透過長期的宜蘭生活,景觀設計師的構想如水面上撥動的漣漪慢慢展開,習俗、傳說與生活不斷帶給設計師們靈感,冬山河親水公園的羽翼終於豐富起來,遠景就在眼前。
第四章 築夢的年代:
施工開始,象集團超乎台灣想像的施工標準與品質要求令工人無法適應,細部設計經常打掉重做,設計者與施工者之間齪語不斷;經過長期的溝通了解,硬頸的宜蘭工人體會到「冬山河」漸漸帶來了榮譽,生命共同體產生,於是,冬山河親水公園打破的台灣公共工程施工不良的陋習。
第五章 無言風雨中:
冬山河開幕啟用,好評如潮,原是收穫的時期,卻面臨更多管理維護的問題,夏天的颱風來臨,一夜之間,冬山河滿面瘡痍.....,原來河流是有生命。
第六章 聽河流唱歌:
1996年4月,電視上出現了一支咖啡廣告,一個本土樂團在景致優美的宜蘭羅東運動公園內演奏,公園中細緻的設計呈現於畫面中,我們將訪問廣告創意人員,談他為何選擇這個公園作為廣告背景,而這個羅東運動公園正是象集團的新作品,因為冬山河親水公園的成功,象集團累積了聲譽,他們繼續在台灣各地築夢,夢想順流而下,誕生了羅東運動公園.台東卑南文化公園等作品。
第七章 後記--設計師的對話:以景觀設計師的觀點,專訪 郭中端 女士,暢談今日台灣景觀設計的瓶頸與未來展望。
企劃案提出後, 賴 小姐就常與我聯絡,代表出版社催促我進行這個案子,我開始有點生氣,原因是:一、我工作很忙,火氣不太好。二、出版社好像想檢現成的,從來不與我談有關「稿費」或「合作方式」等細節,其實我未必很在意,只是,那家出版社在我心目中並不是很有遠大抱負的出版社,尤其是他們在那陣子出了一些莫名其妙的名人自傳書,歌星、主播、專家…..,都是找他人代筆寫稿,名人只是接受採訪及收稿費,書的品質真的不怎麼像樣。於是,我寫了封措詞強烈的信給 賴 小姐,除了表明我對這個案子的重視外,也表明了我未必得與他們合作的態度。
接著,我開始與設計單位聯絡,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星期六,我帶著一盒綠豆糕,到達天母某間大樓內的住宅,我見到了 郭中端 老師和一群叫我「學長」的東海學弟,雖然是第一次見面,感覺之契合,好似我們早就認識很久…………。
記憶中的許多感覺,雖然不去回想,但一旦被提起時,才發現,其實自己從來不曾遺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